梨园歌舞赛繁华,沪江粤声不夜天

—— 粤剧在上海发源考

粤剧,或称广东戏,与京戏本属同源,源自陕西的西皮二黄。清初佛山一带的本地戏班便已颇具规模,至晚清则发展为表演方式自成一脉、极具岭南特色的大型地方戏种。2009年粤剧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降,大批粤人跟随外商洋行来沪谋生。游子离家千万里,最是乡音解乡愁。据考,同治十一年(1862年),「童伶上元班」作为第一个来到上海的广东戏班,在大马路(今南京路)富春茶园演出(姜斌《旧上海的广东戏》),此后各路戏班名角亦相继抵沪献艺。「最早的戏馆统称茶园,是朋友聚会喝茶谈话的地方。看戏不过是附带性质的。当年的戏馆不卖门票,只收茶钱」(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彼时京戏已成世人追逐的风尚,昆曲、徽剧等日渐式微,至于上海本地人几乎不会去看的粤剧,更是只能依附于茶馆食肆进行表演,没有专门的戏台之说。

戏园之所以谓之「茶园」,概因清廷曾三令五申,不准八旗当差子弟进戏园看戏,故称「茶园」掩人耳目,上海戏园亦援京师成例(薛林平《上海清代晚期戏园研究》)。自同治六年满庭芳茶园于宝善街(今广东路)开园起,此间陆续开设了多家茶园,多以演出京剧为主。至20世纪30年代,这一带仍被俗称为满庭芳。

「光绪丁酉、戊戌间,宝善街有同庆茶园,系粤东富贵名班」(陈无我《老上海三十年见闻录》),这家同庆茶园的开业算是让粤剧戏班终于有了一个相对固定的表演场所。但是满庭芳内多为京昆戏班底,广东班在此犹如鸡立鹤群,毕竟独木难支。同庆茶园开张至1898年歇馆停业,不过短短三五载耳。

至上个世纪20年代左右,居住在沪的广东籍人大概有5万多(邹依仁《旧上海人口变迁的研究》),苏州河北虹口地区的北四川路一带是其主要聚居区。辛亥革命前夕,粤商曾在海宁路、江西北路转角处搭起一些竹木结构戏台。而粤剧在大上海真正意义上的立足,当以清宣统元年(1909年)同庆戏院的开幕为里程碑。同庆戏院坐落在狄思威路11号(今溧阳路,海宁路桥东堍),由广东人梁炳垣将一座货仓改造而成,首演戏目为《六国大封相》和《卸甲封王》,是虹口第一次正式演出粤剧。之后该戏院由不同公司承租经营,依次更名重庆戏园、重庆合记戏园、重庆新记戏园等,八易其主八改其名,主要由粤剧艺人演出(《虹口文化志》)。虽然戏院前后仅存两年有余,但是从喝茶看戏的茶园,到买票看戏的戏园,又有了组织演出的专业机构,粤剧终于形成了独立的艺术主体(段炼《会馆公所与近代海派风俗》)

同庆戏院开园次年,由合群公司创办,位于海宁路江西北路东北侧的高升戏院亦落成,后改名为鸣盛梨园,专演广东戏。但因时局不稳,经济不景气,上述两家戏院各自勉强维持不过三四年光景便偃旗息鼓。

直到清末民初,戏茶园才逐渐被新式舞台代替。民国2年(1913年)12月,林发影片公司将鸣盛梨园改为爱伦活动影戏院营业,后又更名爱国影戏院、新爱伦影戏院等,仍有粤剧演出,至八·一三事变戏院乃废(《上海通志》)

民国5年初,坐落于沪北四川路虬江路口(今四川北路1408号)的中华大戏院正式对外营业,演出粤剧,同年易名同庆戏园。民国6年由粤商曾焕堂认筹大部分股本,将其改建为上海大戏院(ISIS THEATER),作为新爱伦影戏院的分院,这是华商创办的第一家电影院,专映电影,间演粤剧等戏剧。上海大戏院于民国8年首次聘请著名花旦李雪芳率「群芳艳影」戏班来沪演出,获得热烈反响,在上海掀起粤剧演出的热潮(南霁《北梅南雪之李雪芳与黛玉葬花》)。戏院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被炸,经修缮后于同年底重新开幕,至八·一三事变为日军占用后停业。

李雪芳首次来沪演出的「上海大戏院」

新式舞台中对粤剧发展最具影响的当属虬江路新广东街宜乐里19号(今新广路)的广舞台。该址原本是跑冰场(即轮滑旱冰场),民国4年改建成虹口粤东广和戏院,未几先后变更经租人,并更名为粤东同乐戏院、广东中华共和戏院。民国6年,该院由「大只黄」和「武生原」(均为艺名)接办并易名广舞会。民国8年改作广舞台。次年,名角李雪芳再次来沪演出,三日连场,座无虚席。据说康有为竟然连续几天都到广舞台当观众,还赞其为「雪艳亲王」,梁启超更是将她与梅兰芳合称为「北梅南雪」,引起士绅轰动,「沪人观客居十之六」(民国14年2月17日《申报》)。广舞台历经十余年,最终于民国21年一·二八战火中被毁。此间大部分时间一直上演粤剧,先后有36个粤剧团体和粤剧名伶组班献演(《虹口区志》),成为沪上粤剧演出的大本营,上海也由此成为非粤方言区最大的一个粤剧演出中心。

民国17年,由原广舞台负责人「大只黄」和「武生原」二人招股筹资,在横浜桥南侧大德里对面(今四川北路1552号)以西洋剧场的形式兴建戏院,取名「广东大戏院」(KWANGTONG THEATRE)。民国20年,戏院竣工正式开幕,初以粤剧演出为主,兼映电影。后几番易主经营,挂名荣记广东大戏院、星记广东大戏院(《虹口文化志》)。因广舞台毁于一·二八战火,广东大戏院逐步成为上海演出粤剧的唯一大剧场,直至发生八·一三淞沪会战。民国26年广东大戏院被日军侵占,后转租与华人并更名虹口中华大戏院,以资与南市中华大戏院相区别(《上海通志》)

日占时期的「虹口中华大戏院」(原「广东大戏院」)

民国9年至民国20年是粤剧在上海活动的兴盛时期,当时上海除京剧外,观众最多的便是粤剧(《中国戏曲志·上海卷》)。在这十余年间,广东全省30多个粤剧团体,几乎都轮番到上海演出过(《上海文化艺术志》)。观众一踊跃,诸如月宫影戏院(北四川路武进路口),明珠大戏院(福生路,今罗浮路27号,后改名海珠大戏院)等,便也经常安排上演粤剧。后来甚至有部分粤剧戏目在上海被拍成电影,如民国25年由李雪芳主演的影片《黛玉葬花》就在融光大戏院(北四川路海宁路)首映。

民国34年抗日胜利后,虹口中华大戏院(原广东大戏院)为中央信托局接收并更名虹光大戏院,解放后曾改作部队礼堂,之后又改名和平电影院、群众电影院、群众剧场,1968年更名为群众影剧院至今。此后凡有粤剧团到沪,大多在此演出。

「群众影剧院」(原「广东大戏院」)

民国前中期,海宁路剧场圈已聚集了不少粤剧场,实际上是「苏州河北」剧场圈的发源和枢纽(贤骥清《民国时期的上海剧场圈》)。近代上海被誉为广东戏的第二故乡(《粤剧志士班,从广东演到上海》),虹口则是粤剧在上海蓬勃发展,逐渐成熟并走向世界的发源地,故可将虹口邮政支局选作粤剧在上海地区发源,甚至是现代粤剧发源的原地邮局。

10月15日中国邮政发行《粤剧》邮票一套三枚,同日在虹口自制趣味极限片一组,并贴寄首日实寄封若干,是以为记。

Typewritings @ Sunday, October 22nd,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