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比喻!这叫比喻!
— 电影《创:战纪》观后 —
我在拼命回忆方才眼前的影像。我想,如果要写一篇影评的话,一本电影大概需要看两遍。
第一遍看,第二遍想。
为了配合续集剧情理解的需要,昨晚熬夜膜拜了一遍那部据说运用当时最先进电脑技术制作的《电子争霸赛》。
这个30年前就将现实镶嵌到虚拟世界中的诡异设想,对于现在多数导演来说,恐怕都未必抓破脑袋能捉摸得透呵。
后门、入口、扇区、主控、时序、位元、I/O塔,一串教人一惊一乍的技术单词,让我这个半资深伪geek也要掰掰手指,才能把冰冷的数据结构和电影中活生生的形象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应清楚。
可为什么电脑程序也会走路摔跤,会喊痛,会气喘吁吁,会怕死,会在夜总会男男女女卿卿我我,厄,为什么它们还会有男男女女……真是匪夷所思。
技术小白们,比喻!比喻!这叫作比喻!(我黄四郎附体……)
这样的比喻太给力。
以致于小Flynn在屏幕上打出login backdoor那一刹那,我就瞬间石化,这手法比show me the money还要直接有效啊!
更不用说所有角色继续全身穿戴上一集中的彩色灯管,老Flynn对着镜子照下就出现一个副本Clu,美女Gem在竞技场后台走路非得像机器人,Quorra接受无痛断臂数码再生术……
生活要感性,就要懂比喻。
如果在第一集里,导演不单想利用科技的力量,还意欲炫一下自己的geek指数和电脑知识词汇量。那在这部以iMax 3D作宣传主打的续集中,观众能体验到的就仅仅是一席丰盛的感官盛筵了。
你不需要懂得太多,即使作为一名零起点的小白,只要不晕3D,就会觉得很动感很刺激。
这个CPU都在奔1000核发展的年代,所谓计算机高科技给老百姓带来的冲击感,与上个世界80年代相比,已经不能同日而语了。
假如你不太唾弃前CG时代的恶劣画质,又或者可以津津有味得把星战第一部啃完,那我建议你观影前晚还是先瞧瞧1982年那本老片。
至少看看光轮摩托如何从单色平面一夜间变成眼前似幻似真的立体影像,也多少会有一种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优越错觉感。
甚至当别人为3D效果大呼小叫的时候,你还可以对他们的行为嗤之以鼻,切,你们丫的根本不懂电影在说什么。
不过,本集毕竟与剧情无关,与技术无关,非挨踢民工专享,它只为眼睛和耳朵服务。
闲话少叙,赶紧去下载Daft Punk的原声专辑才是硬道理。